第一节:
我读李白《将进酒》的诗,还是上中学的时候。
听到了诗仙李白这首诗,老师朗读的情景还历历在目:
“君不见,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”老师是目光深邃,高昂头颅,把手举起。
“君不见,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.....。”老师读时低头沉思,微微摇头,一脸的悲怆。
老师站在讲台上,庄重沉稳,让我们犹如看到黄河,从天边而来,河流奔腾咆哮一泻千里;让我们犹如看到爹妈黑发变白发,站在镜前,捋着头发,无限感慨,思绪万千。
这样的气势,这样的诵读,这样的诗句,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那时,我被老师喊起来朗读,还有两个小故事呢: 我说“《将(jiang)进酒》。”老师说:“不对,读将(qiang)进酒,将进酒就是劝酒的意思,也是属汉乐府旧题。将(qiāng)字意是:请的意思,将进酒就是请喝酒的意思,”这讲解让我现在都忘不了。
当我读到:“五花马,千金裘,呼儿将出换美酒,与尔同销万古愁。”老师没有让我坐下,问我:“呼儿将出是什么意思?”我说不知道。
老师说:“就是让主人喊他的儿子出来啊。上句不是:主人何为言少钱吗,”我说知道了。
老师还接着问我:“尔是什么意思啊?”我都被问懵了,只能答不知道。
同学中有切切私语:说是你的意思。
老师说:“对,就是你的意思,还是指主人啊。” 这堂课让我好尴尬啊,我还埋怨老师读就读吧,还提什么问题,让我当着大家的面出丑。
老师笑着说:“没有这个意思,就是告诉你,读书要明白意思,否则,就读不好。学习要不耻下问啊。”
我明白了,朗读不是为了好玩,为了献媚,而是为了学到真知灼见和尽情享受啊。
感动自己和观众的是真情实感,作者的、读着的、观众的。
李白穿越而来,走进我们,走进心中,走向未来。
第二节:
我对《将进酒》这首诗,现在也能倒背如流,还经常在聚会时朗诵,还曾经参加过演出获奖呢。
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”我也学着老师的样子,高举着酒杯的样子。
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” 我也学着老师的样子,把大手一挥一收。
“烹羊宰牛且为乐,会须一饮三百杯。.....。” 我也学着老师的样子,打出了“3”的手式。
老师问:“金樽?”
我答“酒杯。”
老师问:“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材指什么?”
我答:“每个人都有生命的价值和意义。”
老师问:“岑夫子,丹丘生?”
我答:“李白的朋友:岑勋和元丹丘。”
老师笑了。我也笑了。老师说:“问不住你了。看来你理解的很透了。比上学时提高不知多少啊!好好。”
我谦虚的摆摆手:“还不是老师教学好”。
老师忽然问:“李白是什么时候出生的,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,他的生平你清楚吗?”老师一连串的发问,让我猝不及防,又败下阵来。
我愣了一会儿,问老师:“朗诵还要知道这些吗?”
老师严肃的说:“当然,不然,你的感情从何而来,又怎么如见其人呢。这地方恰恰见高低啊。”
我恍然大悟,要不老师朗诵时,让人如见其人、如闻其声、如临其境呢。
第三节:
我下功夫先把老师提到的问题搞清楚:“李白,出生于公元701年;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。黄锡珪《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》系于天宝十一载(752)。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,漫游梁、宋,与友人岑勋、元丹丘相会时所作。“
我还看了李白的简历,知道李白五岁就会背”六甲“。十几岁就写出了有影响的诗歌。他还遍游大好河山。他比杜甫大十几岁,和杜甫有三次交往,他们是同时代的大诗人。李白还两次入狱。第二次被赦免后作《早发白帝城》七律诗。
李白62岁因病去世,虽然有说醉死的,还有说醉后下河捞月而死,但病死为正说,捞月为浪漫说。
“岑夫子,丹丘生,将进酒,杯莫停。 与君歌一曲,请君为我倾耳听。” 我也学着老师的样子,低下身子,和颜悦色。
“钟鼓馔玉不足贵,但愿长醉不复醒。 古来圣贤皆寂寞,惟有饮者留其名。 陈王昔时宴平乐,斗酒十千恣欢谑。” 我也学着老师的样子,面带醉态,左右摇晃着,爽!
“主人何为言少钱,径须沽取对君酌。 五花马,千金裘,呼儿将出换美酒,与尔同销万古愁。”朗诵到这个时候,已经很醉了,李白是怎样的状态呢,他会哭的!
第四节:
话锋一转,回到现在,我们的同学聚会,已经是喝得情意融融了,我们邀请酒家一起来喝了,好不热闹欢腾。
命运啊,如此神奇。
我也学着老师的样子,陶醉在这醉人的氛围里了,而且,我重复最后一个段落,我是真正的理解了李白,以及李白的诗了。
老朗诵真的喝酒一般的爽,让我们同销万古愁,这是什么样的情怀抒发啊。 我眼里也会满含着泪花的。
我为什么喜欢这首诗词呢?
我觉得,这是一首自然天成非常大气气势磅礴的诗,他借酒抒情,寄情于理,表达了李白对自己人生不满之情,也表达了李白对人生苦短的无奈愁怨。
第五节:
随着深入的学习探讨,我知道了:《将进酒》是诗不是词,诗的意思,创作背景,以及创作者的情况,这无疑加深了我的认识深度,在参加活动朗诵时,我还事先请老师给审审,老师听了满意。可他又提问了:”他们在哪喝的酒啊?“我茫然了。
老师笑着说,就是一个酒馆呗!你要身临其境啊。
我参加活动朗诵获得了成功,这里有老师的指导和心血,我受益匪浅。
直到现在,我也不认为我的朗诵达到要求,永无止境啊,对诗,对朗诵,对生活,对人生的理解认识是没有尽头的。
第六节:
我喜欢李白的诗有多少年了,从学习、练习,参加表演也不知道多少回了。
可我也总像老师那样,给自己提问题:我忽然觉得,我对最后的处理是不大明确的。
老师的提问又在我耳畔响起:李白在哪里喝的酒啊?我说是酒馆。和谁喝的啊?和两个朋友。李白给他们说的“歌一曲”是到到“古来圣贤皆寂寞,唯有饮者留其名。”结束,还是到“与尔同销万古愁”呢?
我原来是把此诗划分为三部分:开始议论;后来的聊天与等待上酒上菜;再后来的将进酒。看来还可以四部分:主人担心酒钱没带足。我越来越坚定的这样认为,陈王当然不让老板担心酒钱了:人家是斗酒诗十千恣欢谑。
我觉得这样理解是对了,那朗诵的处理是不同的:一个是讲陈王喝酒的故事;一个是李白三人喝酒的真实状态,主人担忧:他们喝了我多少好酒啊?能不能,最后喝的少了我的酒钱啊。
这是全诗的高潮啊,酒话吐心言啊:五花马,千金裘,呼儿将出换美酒,与尔同销万古愁!我就想喝酒醉酒,别的都没事儿,都不是什么贵重的,没有酒钱,把它们拿去换酒,我们一起来喝。
第七节:我又被邀请演出了,我朗诵李白的千古名篇《将进酒》,演出获得了成功!
我笑言:聚精会神;如见其人、如临其境、如闻其声;真情实感、融会贯通、声情并茂;全力以赴、一气呵成。
这话是老师说的,我体会的,关于朗诵《将进酒》的四句九言。也可以说是“朗诵的四句九言。
其实,说朗诵还有前期挑选自己喜欢和能够驾驭的诗文。
我是学生,学习生活,学习艺术。
永无止境。
本网所有发布的剧本均为本站或编剧会员原创作品,依法受法律保护,未经本网或编剧作者本人同意,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或者改编,一但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。 小品剧本(8juben.com)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。 {$UserData} {$CompanyData}